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滕州二中

>学校首页>德育之窗>仰望国旗>内容详情

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 2024-12-16 10:29 发布单位: 滕州市第二中学 浏览量: 517 【公开】

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于高二(7)班的刘洛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二十四节气作为气象界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我国古人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古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于每年公历1222日左右,本周五我们将迎来冬至。传统节日在民间会有相应的仪式。人们会画九九消寒图来度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隆冬,用九朵梅花来表达对春的期盼。民以食为天,我们所有的节日都会有一个与季节相呼应的食物流传。冬至北方习俗是吃热乎乎的饺子,喝着滚烫的羊肉汤,祛除寒气,“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南方则会吃汤圆,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这些与节日相伴而生的食物,成为我们热气腾腾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刻在国人记忆的味蕾上,代代相传。  

冬至作为我国农耕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现如今,仍然有着迷人的魅力;冬至,倾诉着流年似水,时势变迁的故事;象征着丰收团圆,休养生息的告慰;宣示着踔厉奋发、苦尽甘来的秘诀;蕴含着阴尽阳生,物极必反的哲理;体现了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法则;冬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

除了冬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这些节日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传统节日所透视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和智慧,引导着我们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感受传统节日,不仅是了解传统习俗,更是回归传统,静下来、慢下来,心平气和感受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的韵味情致。于我们,可以涵养巍巍中华之民族品格;于民族,则能夯实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树立文化自信,使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感受冬至日,回归传统节。最后,让我们用古人的九九消寒歌,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期盼水流花开时刻: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冰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让我们在静寂的冬天,保持着热烈的期盼:阳光将暖,水将流动,春草将绿,春花将开,燕子归来,一切重新开始生机蓬勃。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