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恒的道德灯塔
张家荣 高一8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鲜艳的国旗下,与大家共同仰望那抹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红色,心中不禁想起一个平凡却永恒的名字——雷锋。六十余载岁月流转,雷锋的身影早已融入时代的星河,但他的精神却如星辰般永远闪耀,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苍穹中永不褪色的坐标。
雷锋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细碎的温暖之举;雨夜护送迷途大娘回家时被雨水浸透的军装,默默为灾区捐款时包裹着积蓄的手帕,在建筑工地义务劳动时留下的汗水……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却蕴含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平凡铸就伟大,朴素孕育崇高。他用行动告诉我们:道德的高度不在于声势浩大的宣言,而在于日复一日对善的坚守;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奉献时心底涌动的热忱。
在物质日益丰盈的今天,有人质疑: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但当我们看到:抗疫一线白衣天使被勒出血痕却依然微笑的脸庞;
暴雨洪灾中志愿者用身躯筑起的人墙;
社区里义务为老人送餐的“红马甲”少年……
我们猛然发现:雷锋从未离开。他的精神早已化作千千万万普通人选择善良的初心,成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本能,更凝聚成“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信仰。正如他在日记中写下的:“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这声追问穿越时空,始终叩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今天,我们传承雷锋精神,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身体力行。它可以是:弯腰拾起校园垃圾时的自觉;为跌倒同学伸出的手掌;在公交车上一个悄然让座的背影;面对困境者时一句真诚的“我来帮你”。
这些微光汇聚,便是照亮人间的大爱星河。当我们以雷锋为镜,便能在浮躁中沉淀温暖,在利己主义盛行的浪潮中坚守善良的航向,驶向星辰大海,到达美好的彼岸。
老师们,同学们,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精神符号。他让我们懂得: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最高的道德追求,是把个人的生命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壮阔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新年贺词中说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让我们接过雷锋精神的火炬,让“向上”的人生姿态与“向善”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谢谢大家!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