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光,照亮前行路
高二一班 巩潇蔓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恩如光,照亮前行路》。
每次走过教学楼二楼的转角,总能看见李谱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灯光落在他微驼的背上,也落在我们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那一刻我总想起一句话:师恩如光,照亮前行路。这朴素的比喻,道尽了师者在我们生命里的分量。这光,从不是孤悬天际、灼人眼目的烈日,而是散落在成长路上的点点星辰——是知识荒原里播下的火种,是空灵旷野中亮起的灯塔,是精神长河里传递的热量,最终汇聚成一片照亮整个人生的璀璨星河。
师恩之光,是播撒知识的星火。人对世界的认知,本始于一片荒芜,而师者,便是手持火种的拓荒人。他们把浩瀚知识拆解成细碎星光,让抽象的公式、晦涩的典籍、遥远的历史,都变得可触可感。就像语文课上老师用诗句勾勒出山河的模样,用文字拆解出情感的密码,让枯燥的篇章幻化成心田里的风景,让文学有了心跳。回望时光长廊,师者的智慧始终闪耀。
古有孔子“韦编三绝”研《易》,以“因材施教”让三千弟子各展其才,用“有教无类”的胸怀、“温故知新”的方法,为世人打开儒家思想的大门;今有张玉滚下乡支教,为了给孩子们凑齐买文具的钱,在课余时间去山里采草药,为了让学校有更多书籍,四处去求捐,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扎根深山,奉献教育事业,为山区教育打开希望的大门。
记得上学期的数学周测,我拿着满是红叉的卷子躲在走廊角落低声啜泣--函数的图像在我眼里,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是数学李健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把我带到办公室。她没有批评我,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白纸,一笔一画地画坐标系,“你看,y=x,k=1,多像你课间在操场跑的直道,从原点出发,一直往前,越跑越远……“那节课,她从最基础的定义讲起,把抽象的公式变成“爬坡”“走路”这样的日常场景。遇到我还是不懂的地方,她就擦掉重讲,直到我眼里的困惑慢慢散开。最后她笑着说:“难题就像小石子,咱们一步一步搬,总能把路铺平。”现在翻开我的数学笔记本,第一页还贴着她当时画的坐标系,那上面的每一条线,都是她为我在知识荒原里点燃的星火。正是师者这般传道授业,带我们从“不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从懵懂走向清明,在贫瘠的土壤里播下种子,让我们敢抬头望向更远的世界。
师恩之光,是涵养品格、指引方向的灯塔。师者的意义,从不止于知识传递——他们言传身教,为我们立起做人的标杆。是失意时那句“别怕,从头再来”,用坚韧驱散怯懦;是犯错时那句“人无完人,贵在改正”,用包容消解傲慢;是诱惑前那句“有所为有所不为”,用正直照亮底线。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一生践行教育初心,那份无私,成了无数教育者的底色;张桂梅扎根大山数十载,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信念点燃女孩们的希望,那份坚韧,成了学生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师者的品格之光,就像夜空里的北斗,在人生的岔路口,稳稳校准我们前行的方向。
师恩之光,是生生不息传递精神的火炬。真正的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接力。师者用言行把坚毅、善良、担当的种子种在我们心里,待我们成长,便让这颗种子抽芽,成为照亮他人的新火炬。
这份光,总在悄悄延续:有人长大后站上讲台,把光传给更多孩子;有人在岗位上坚守初心,用师者教的品格对抗挑战;有人在生活里温暖旁人,把曾得到的善意传递出去。从“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到如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动人告白,师恩之光从未熄灭。它在人与人的连接里流淌,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星河,让文明的火种绵延,让向善的力量生长。
师恩如光,没有烈日的灼人,却有恒星的持久;没有闪电的夺目,却有灯塔的坚定。它照亮过我们的求学路,滋养过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在传承中成为推动社会向前的力量。这束光,会一直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更会让我们成为新的光源——让师恩之光,在人生的山海间永不黯淡,汇聚成更亮的星河,照亮更多人的路,温暖更漫长的岁月。
临近教师节,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各位老师真挚的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