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与新挑战
——市地理研讨会反馈
滕州二中地理组 梁修严
2020年3月6日下午2点,在全国防疫大环境下,在滕州市教研室郝老师的主持下准时召开了全市高中地理教学网上研讨会。在认真学习听取了郝老师及部分学校老师代表的发言后,感觉收获颇丰,简单总结如下。
一、了解到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
1、了解“互联网+”对教育重塑作用----教育工具的多样、交互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形态的打破等。
2、了解了互联网“九大思维”---用户、简约、极致、迭代、流量 、社会化、大数据、平台、跨界思维等。
3、认识到教学应当从知识传授到培育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深度学习的能力、核心素养则成为发展的关键。
4、技术融入教学促进深度学习。了解到学习的层次,什么是深度学习。学习了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进阶深度理解 。
二、总结了现在“空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问题主要有: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立场、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与碎片化、教学方案中的服务对象针对性与评价方案的缺乏、各学校进度差别大、教学效果整体落实不到位等。
2、提出了一些建议: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注重课堂教学的高效、注重选择、精讲精练;多给学生留时间落实;要抓好训练,及时反馈,设计出深度学习;加强督查,注重学生的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截止到3月15日各年级进度 ,高一: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高二: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完成;高三:专题--水体运动影响。针对高二和高一,对于网课情况进行了总结,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出了要求。
2、今年工作重点,推进落实新课堂达标活动,迎接9月份枣庄市验收,老师们材料准备: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听课、单元达标 、考试分析等环节。抽验内容还包括教师全员业务能力考试、课堂教学抽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
3、精心备课和设计教案,从核心素养和三个维度分解课程目标、设计学科教案,突出课标、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从常规的教案设计转向研究定位的教学设计,追求教案设计科学化。继续落实完善“个人主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人修改、形成个案---反思修改、完善存档”的集体备课机制。通过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评、备课案例研究等举措,全面提高备课质量。理论上学习到: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设计深度学习、大单元备课与设计、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探讨完善学科典型学习方式等。
4、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做了总结,并提出积极参与的要求。对全体地理老师再一次建议,落实好全科阅读,建议多读国家地理、地理教学期刊等,提高阅读量,丰富自我、增加见识、提升素养。
5、全力做好高三备考。指出习题讲评课对高三最后阶段非常重要。对高三讲评课备课的目标、原则、课前准备等提出了要求,如揭示出题意图、展现思维过程、拓展地理思维。一中的仇召美老师和三中的胡凡东老师分别做了《疫情下的高三二轮复习》、《滕州三中二轮专题复习想法和执行情况报告》的报告,有经验介绍、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受益匪浅。
(审稿:尤继峰)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